心六倫緣起聖嚴法師說心六倫什麼是心六倫心六倫種子大募集相關著作影音特區如何捐款下載區聯絡我們  
心六倫自勉語 : 知恩報恩為先,利人便是利己。
 
  家庭倫理
  生活倫理
  校園倫理
  自然倫理
  職場倫理
  族群倫理
  「把心拉近--倫理向前行」廣播節目
  名人分享
  2010「安和豐富」《心靈講座》系列
 
首頁 >> 什麼是心六倫>>生活倫理>>生活倫理從「心」做起
  生活倫理從「心」做起
 
從心做起就能改變世界

「你有沒有心在這件事情上面啊?」「請你多用點心好嗎?」我們時常聽見這樣的話語,可見很多人做事是「無」心的,只要求完成就好,也就是所謂的「速食文化」。但結果卻是事情沒能做好、不能持久,做的人心裡也不愉快,最後草草結束。所以「有沒有心」、「用不用心」,是一件事情成功與否和能不能持之以恆的關鍵。

法鼓山現在推行的「生活倫理」,不是一句口號,也不是一篇長篇累牘的理論,它是食衣住行育樂各生活層面的心靈守則。如果從內心就不尊重、愛惜食物,那麼就會經常浪費食物,不好吃、不想吃、吃不下就丟棄了;如果購物只是為了滿足心理花錢的樂趣,而不考慮需不需要的問題,就會發現家裡堆滿了用不到的東西,又是一種浪費。所以我們一定要從心靈改造

起,購物前想一想是想要還是需要?浪費食物前想一想非洲難民營中骨瘦如柴、肚子大大的孩童。凡事從心做起,行動之前多想一想,將生活倫理中節儉、簡樸、不浪費的概念深植心中,自然而然表現於外的行為就會合乎生活倫理。

聖嚴法師曾經說過:「心是人的主宰,心能夠改變我們的命運,也能夠改變我們這個世界。」

 
推動心五四運動

因為「心」是這麼的重要,所以法鼓山在二十一世紀特別推出心五四運動,以四安--安心、安身、安家、安業;四要--需要、想要、能要、該要;四它--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四感--感化、感動、感恩、感謝;四福---知福、惜福、培福、種福等五種方法,來完成以心靈環保為首的「四環」運動,以落實建設人間淨土的主張。心靈環保--保持心靈的平靜與明淨;生活環保--維持生活的整潔與樸實;禮儀環保--對待別人要和敬與謙恭;自然環保--保護地球生態的共存與共榮。

因此,心五四運動不僅是一項精神啟蒙運動,更是現代人必備的生活倫理教育,需要你我共同熱情地參與。(可詳細參考法鼓文化中心出版的《心五四運動》結緣手冊)


簡約生活的四要──需要、想要、能要、該要

簡約生活應包含物質生活的簡約和心靈生活的簡約。物質生活的簡約,一般人較容易瞭解,就是過環保、不浪費的生活﹔心靈生活的簡約,簡單來說,就是心寬念純、思想簡單純淨素直。不論是物質生活或心靈生活,都需要經過「需要、想要、能要、該要」的思考程序,摒除我們腦中許多的雜念或貪念,來達到落實生活簡約的目標。  


<需要>

有沒有人真正思考過「我們到底需要什麼?」每個人好像要的東西很多,要房子、要車子、要美食、要名牌、要玩樂、要健康、要長壽、要子孫滿堂、要賺大錢、要有名、要美貌……,但在我們閉上眼睛長眠的時候,我們能要什麼呢?所以回到最單純的起點,因為肚子餓了,需要食物;因為冷了,需要衣服;因為物質生活需用錢,所以錢夠用就好了。至於健康、長壽、子孫滿堂,可不是我們想要就有的,也不必傷腦筋。做任何行動之前,只要回到原點去思考,就可以避免很多的浪費和減少許多的苦惱。當物質和心 靈生活都變得簡單如同一杯白開水時,你會發現生活越來越有甜味。


<想要>

「想要」是可以幫助我們前進的動力,比如,想要出人頭地、想要考一百分、想要苗條……,因為有這個「想要」,所以會努力去達成目標,但是「想要」也是有陷阱的。如果你的「想要」是不正當或是超乎自己能力所及的,像是想要別人的財產、想要偷別人的技術、想要別人的女朋友,或是薪水只有三萬,卻想要一個四十幾萬的名牌包、開雙B名車,可能就會陷自己於苦惱與犯罪之中。當每一個「想要」的念頭產生時,我們就要省視自己的心,這個「想要」是利人利己、損人利己,還是損人又不利己。除了利人利己的事應該做以外,其餘兩種狀況都是不應該做的!也許損人利己的事,短時間就能看見自己的利益或滿足自己「想要」的慾望,但過一段時間之後,惡果就會出現。人的眼光能夠放遠,認真去想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認真去趨吉避凶,每個人都可以活得很清安自在。


<能要>

釐清「需要不多,想要太多」的迷障之後,我們開始思考「能不能要」的問題。「貪」好像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慾念。一件天上掉下來的禮物送到你手上時,你到底要不要?

詐騙集團就經常利用「貪」這個人性弱點來行騙,「恭喜你,中了我們公司的旅遊大獎,豪華歐洲十日遊,價值十五萬,不過中獎要先課稅,請你先匯或轉帳×××元……。」如果你接受了這份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你將會付出更大的禮物給對方,除此之外,你還給了別人犯罪的機會。可是有一種情形是,當生活很困苦,都快活不下去了,這時有人捐錢幫助度過難關,那這個捐款「能不能要」呢?俗語說:「救急不救窮。」在緊急危難中,接受別人的幫助並沒有什麼不對或不好,先活下去,再來想辦法改善環境、解決問題。所以「能不能要」是一個智慧判斷問題,想清楚、釐清楚,才不會落入「不能要,要了﹔能要,卻不要」的窘境。


<該要>

曾經有一本書很流行,書名叫做《簡簡單單過日子》,書中分享反璞歸真、放慢腳步的生活方式,引起極大的迴響,並帶動一股簡樸生活的風潮。裡面很重要的概念是「捨」和「慢」。捨去很多物質和心理的「想要」,只留下基本簡單的「需要」,突然間發現時間變多了、空間變大了,因為有些事情不必刻意去汲汲營求,有些物品不必據為己有。有位名人退休了一段日子,原本的積蓄逐漸減少,也不想跟子女要錢,於是她毅然決然地賣掉豪華別墅,租一間小房子住;很多之前收藏的昂貴物品沒處放,她就把它當作遺產,分送給子女或送給朋友,如今她不必為沒錢而煩惱,不必怕造成兒女的負擔。當她捨去了房子、貴重的物品之後,她得到的是清心、自在、快樂的生活,不是一個很有智慧的決定嗎?人生中有許多關鍵的時刻,你該要什麼?該捨什麼?都需要一顆清明的心和清楚的頭腦,在對的時刻做對的事情,那你將擁有快樂和對的人生。

 

※ 我們要募集心六倫種子,讓心六倫的種子在全球各地發芽、茁壯。如果您願意發願成為心六倫的一顆種子,歡迎您加入我們 ! 填寫團體響應申請書可免費申請相關心六倫文宣品海報及DM。並請於填寫完相關申請書、表後回傳至 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謝謝!

個人響應: 我要加入

團體響應: 團體響應申請書文宣品申請表

 
                    
                    
Copyright © 2008 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  最佳解析度1024*768以上
地址: 台北市10044中正區延平南路77號5樓  電話: 02-2381-2345
今日人次:6  瀏覽人次:1964458